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严惩环评造假 守护绿水青山

 2020/09/08/ 07:3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国栋

  张国栋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个别机构弄虚作假问题屡禁不绝,社会反响强烈。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引发关注。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惩弄虚作假提高环评质量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严肃查处环评领域弄虚作假行为,强化溯源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9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

  在笔者看来,这是生态环境部针对环评造假现象将推出的又一项应对举措,也是个务实的建规立制行动。它直面问题,与时俱进,极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目的就是要利剑高悬,形成震慑。就是要严惩环评造假,守护绿水青山,以实际行动回应社会公众关切。

  环评是约束项目与园区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一个项目在实施的起点即环评报告编制上都没有严格把关,其带来的环境风险可想而知。环评文件既是重大工程的基础,又肩负着公众的期望,其价值可谓一纸千金,环评机构的责任可谓重如泰山。

  然而长期以来,环评弄虚作假问题却是屡禁不绝,社会反响强烈,暴露出一些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重形式走过场,一些环评单位责任心差、能力水平低下,以及一些地方把关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严重损害了环评制度的公信力和有效性。不夸张地说,一些地方的环评报告几成摆设,不仅难以真实反映环境影响和污染状况,甚至沦为某些地方和企业环境违法的“白手套”。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环保部门也曾多次曝光和查处此类问题。可虽屡经查处,但积弊未除,引发了社会对于环评流于形式、环境管理不严的担忧。分析其因,我看除了有令不行、不负责任或出于既得利益考量等,还在于相关规矩和制度欠缺,未能形成足够的震慑,让人觉得有空可钻。

  上述征求意见稿正是为此而来,其中既列出了四种环评领域典型弄虚作假情形,包括环评文件抄袭、关键内容遗漏、数据结论造假、工作程序错误等,而且特别强调,对环评弄虚作假问题多发频发、屡禁不止、查处不力的地方,视情采取通报、约谈、区域限批等措施,问题突出的可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畴,并对有关人员追责问责。同时拟对弄虚作假相关责任人给予禁止从业等处罚。环评弄虚作假获得批复的,原审批部门应依法撤销批复等。

  这是正本清源之举,让人看明白什么是环评造假,以打消其可能存在的“马虎眼”。更是“零容忍”的态度,让人知晓其后果和代价,只要犯下了,别无选择,依照这个规章制度,对号入座,一一严惩就是。不仅如此,征求意见稿中还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完善问题线索移交和立案查处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与过往的“零打碎敲”或者查处尺度不一、惩罚不力等相比,无疑是个不小的进步,释放出环评规范化管理趋严的明确信号。

  有所补充的是,对于一些重大建设项目,不仅应做好环评公示,还可考虑让听证制度成为“标配”,让环评机构和建设单位站到前台,就环评报告对公众、环保团体、专家进行详细解释说明,用对话沟通改变环评报告自说自话,用公开透明打破审批的信息黑箱。

  换言之,由环保部门和公众参与共同来把关,更能倒逼环评机构回到专业立场,最大限度避免环评报告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等问题。这样也能让环评回归科学和公正,从源头严控环境风险,更好地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