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评论】抢抓政策“窗口期”要有等不得的紧迫感

 2020/06/23/ 10:58 来源:嘉峪关日报 杨亮

抢抓政策“窗口期”要有等不得的紧迫感

  杨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为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举措。如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如此集中、密集且给力的政策举措,无疑能有效地提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能否抓住政策的“窗口期”,既要有对经济发展大势和趋势的准确研判和精准掌控,更要有对地区和企业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发展潜力、预期目标的全面了解和准确分析。对国家宏观政策的研判是为了提升把握政策的能力和水平,对地方和企业发展现状的全面知悉是为了更好、更精准地找到与政策的对接点,力争把政策工具的效应发挥到极致。国家政策的出台从来都是建立在对形势的科学分析之上的,既要保持力度又要充分考虑可持续性。易言之,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绝不会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大水漫灌”,一定是基于把脉问诊基础上的“精准滴灌”,充分体现政策的力度、效度和准确度,进而实现政策在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发展后劲上的扛鼎作用。既然要发挥扛鼎作用,那就是说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和落地绝不是盲目的,其落脚点一定要突出有效性、即时性。也就是说,政策的出台在把握力度的同时还会突出一个时机性,即一个“变”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政策机遇称为政策“窗口期”的原因,因为随着形势的好转,这扇窗就会被关闭。然而能否抓住这个空档期不仅需要识变的警觉性和敏锐性,更要有应变的实招和实策。

  抢抓政策“窗口期”需要创新思维、开动脑筋。鉴于“窗口期”的时效性,没点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是万万不行的。以新增的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资金来说,资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减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这块“大蛋糕”量很大,如何切、切到哪、切多少、切给谁,不是嘴上一说,纸上一写,往上一递就可轻松获取的。因为没有实打实、可量化的就业群体、民生需求、市场主体保有量以及为其作支撑的有效投资和载体容量,仅凭一些空洞的数据和发展畅想,是很难从政策红利中分一杯羹的。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易言之,国家将政策工具在短期内能尽快产生效应的投资项目放在了优先位置予以考量,同时突出投资项目建设的打基础、利长远效应。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抢抓政策“窗口期”,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拿出一些能够快速推动消费升温的带动性强、示范效应好的惠企利民项目,着力突出政策落地的立竿见影效果,让政策资金真正起到活跃市场、拉动消费、提振经济的作用。

  抢抓政策“窗口期”要有等不得的紧迫感,是因为机遇和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看大势,国内市场日趋开放、资源流通日趋快捷,等一等就会被淘汰出局;看市场,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日趋健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慢一步就会步步赶不上;看环境,营商环境你优我更优,优惠政策你给我也给,犹犹豫豫势必错失良机。所谓“等不得的紧迫感”就是要有“抢”的意识、“谋”的自觉、“抓”的干劲,凡事尽量把工作往前赶,为估计不足留出时间;凡事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为辗转腾挪谋路径预留更多的备选方案;凡事把举措制定得更接地气一些,为投资持续发挥效益积攒源源不断的人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