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医生要当好未成年人保护的一线哨兵

 2020/06/17/ 10:21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罗志华

  罗志华

  “检察机关向有关行政单位制发检察建议,联合下发强制报告制度提示卡,就是要让每一位一线医务工作者主动参与到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当中,确保线索早发现、问题早干预、证据早固定。”日前,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由宜兴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宜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落实强制报告制度提示卡》,该意见已转发至各医疗卫生单位。(6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该医疗机构之所以收到检察院的提示卡,是因为在一起案件当中,他们没有尽到及时报告的职责。今年3月,宜兴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未成年人被性侵案时,发现该案被害人曾于今年1月21日到该市某镇医院进行B超检查,确诊已怀孕。该院医生明知被害人系未成年人,却未就其怀孕事宜向公安机关报案,也未向该院通报情况。直至被害人第二次到医院就诊时,院方报警才案发。医生报告不及时,不仅对破案不利,而且也让未成年人保护延迟。

  报告未成年人伤害事件线索,是医生的法定职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执业医师法》对此都做了规定。但与家庭成员、教师、社区工作者等其他报告责任人不同,医务人员普遍接受了规范的隐私保护教育,假如医务人员不兼顾好隐私保护和未成年人保护,或者不对业已形成的心理习惯进行调适,那么,严守患者隐私的习惯,就会成为报告未成年人伤害案件的一大障碍。

  提升医务人员主动报告未成年人伤害事件的意识,首先应该强调,隐私保护与报告未成年人伤害事件是两码事,两者切不可搞混,更不能顾此失彼、轻此薄彼。从另一个角度看,未成年人受伤害而就医,往往涉及敏感的个人信息,这起案件就涉及隐私性极强的未成年人怀孕信息。因此,在设计未成年人伤害案件报告规则时,还要筑牢隐私保护这条红线。

  更要看到,近年来,由于报告未成年人伤害事件的强制性不足,导致部分伤害事件长期得不到发现,社会上要求实施强制报告的呼声较高。今年5月底,最高检等9部门共同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规定性侵、虐待、欺凌、遗弃、拐卖等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有关单位和个人须立即报案。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一旦发现未成年人伤害线索,医务人员就没有犹豫或权衡的余地。

  未成年人伤害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也因此更容易获知未成年人受伤害的信息,既有条件也有责任,及时报告相关信息,运用自己的职业优势,为未成年人站岗放哨。检察院在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出台之后,向医疗机构发出制发检察建议,踩准了这个关键时间节点,而类似的检察建议和医疗机构内部的普法教育,都应该变得更为普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