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报告称,中国经过两个月奋战,疫情已由“遏制阶段”进入到“缓疫阶段”,中国经验正在帮助其他国家的抗疫行动。显然,“缓疫阶段”绝不意味着战疫的终点,更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有丝毫地松懈。当前,全球疫情呈现急剧爆发式增长,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面对这一给人类生命健康、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和经济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的新型病毒,没有国家可以置身其外、独善其身。深刻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加快科研攻关、深化国际合作,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仍是我们当前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闻令即动、全力攻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与义无反顾“最美逆行”的白衣战士一样,科研工作也肩负着“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重任。从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与世界卫生组织共享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到争分夺秒研制成功快速检测试剂盒,再到迅速筛选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无论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战抗“疫”最前线,还是少将陈薇团队快马加鞭研发疫苗,还有李兰娟、王辰、张文宏、邱海波等一批全国知名专家,甘冒风险、昼夜奋战,在深入一线调研、救治患者、指导防控的同时,凭借专长向社会普及防疫常识、研判疫情走向。中国科研工作者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迎难而上的硬核担当,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和点赞。
“历史从来不是独角戏。”人类发展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就是持续与病毒斗争的历史。进入21世纪,无论科技如何进步,生命科学的发达与否,仍然关乎整个社会、经济、民生、国防安全的整体格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说,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还缺乏想象力,对其规律了解还有太多不确定乃至空白之处。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秩序的有序恢复,复工复产带来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在加大。即便暂时制约住了病毒,仍不排除它有反扑的可能,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慎终如始加强防控,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就需要持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科研、临床、防控一线相互协同,产学研各方紧密配合,把优势力量集中到解决最紧迫问题上来,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的研制,赢得与病毒的下一阶段赛跑。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技,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是对我国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一次“大考”。最近,清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密集发布消息,将组建或筹备布局公共卫生学院,这对于加快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推动国家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良好契机。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07日【地评线】钱江潮评|清洁美丽乡村新家园 扮靓美丽中国新图景
- 2020年04月07日【地评线】南方网评:稳住心神跑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棒”
- 2020年04月07日【地评线】南方网评:为全球战“疫”贡献中国智慧
- 2020年04月07日【地评线】飞天评论:清明小长假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