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涛
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维护公众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形成一定影响。常态化研判各类人群心理状态,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并实时关注心理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社会心理服务的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不断为战“疫”注入“心力量”,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
以全流程、无缝隙的心理疏导服务为战“疫”强信心。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及其家属要突出全流程、无缝隙的特点,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必胜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患者住院期间,要组织心理治疗师对其心理状况进行关注,研判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减少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当患者治愈出院,转为治愈隔离患者时,要组建心理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服务,避免出现大量焦虑抑郁、失眠、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问题;对患者家属及治愈归家患者,要组织动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为其提供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服务,同时要引导广大社区居民正确对待患者及其家属,避免出现歧视、排挤等现象。
以造氛围、兜底线的心理疏导服务为战“疫”稳民心。针对广大群众和特殊人群要突出营造氛围、兜住底线的特点,强化对他们的心理支持,实现稳定民心、凝聚民心的目的。对于长期隔离在家的广大群众,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国家政策解读,及时疏导广大群众因长期隔离带来的负面情绪,努力实现隔离环境下个体社会功能的再平衡,营造一种相互理解、坚定信心的良好社会氛围;对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特殊困难老年人、困境儿童、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把心理疏导服务与日常生活服务保障相结合,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避免其陷入生存窘境,切实兜住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
以放松化、关爱型的心理疏导服务为战“疫”暖人心。针对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要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突出放松化、关爱型的特点,及时为其提供心理危机干预。一些医护人员,工作停下反而更焦虑,特别是随着疫情进入消退期后,放松下来的医护人员更可能体会到此前潜在的心理创伤,因此一定要在疫情后期积极关注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一方面,要组织开展放松训练等活动,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开展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些温暖人心的举措,比如,通过组织开展党组织谈心谈话、领导慰问活动,出台政策提高医护人员薪酬待遇,组织健康体检,延长带薪假等举措,切实解决医护人员的实际困难。
加强心理疏导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应有之义。我们在严守防线、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同时,还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人们正确调适心理,进一步维护社会情绪健康稳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坚实的基础。(方鸿涛)
相关新闻
- 2020年03月25日【地评线】构建“三个闭环”,持续巩固疫情阻断形势
- 2020年03月25日【地评线】全球战“疫”,“中国担当”筑就“心长城”
- 2020年03月25日【地评线】中欧班列承载国际战“疫”新希望
- 2020年03月25日【地评线】: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为脱贫攻坚助力“加码”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