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丝路话语】以个案刑罚威慑遏制野生动物非法交易

 2020/03/11/ 21:36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张智全

  张智全

  近日,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涉案金额达5.5611亿元的“全国最大走私蟒蛇皮案”作出终审判决,被告单位海南东盛弘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盛弘公司)被处罚金5640万元,东盛弘公司原总经理林某栋被判有期徒刑13年。

  滥捕和非法交易野生动物,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容易引发传染病,还可能导致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严禁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已成共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通过“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决定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全国最大走私蟒蛇皮案”的终审宣判,无疑特别引人注目。该案终审判处被告单位巨额罚金和直接责任人有期徒刑13年的判决结果,充分彰显了以刑罚严惩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犯罪的司法价值取向,其所产生的强烈警示“涟漪效应”,对依法遏制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屡治不止。究其根源,除了巨大市场需求形成的灰色利益链外,最关键的症结还在于刑罚的威慑效果没能充分彰显。而刑罚威慑效果的充分彰显,无一例外地需要司法个案所形成的高压威慑。没有司法个案常态化的刑罚威慑,必然让涉案者产生“东窗事发只是偶尔运气不佳”的侥幸心态,进而铤而走险,干起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勾当。

  司法个案所释放的刑罚威慑“涟漪效应”,能有效倒逼那些从事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犯罪分子,在可以预期的“牢狱之灾”面前,主动收敛犯罪意念,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

  更为重要的是,司法个案的刑罚威慑也能让公众通过鲜活的案例,进一步认识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巨大危害性,以及需要承担的沉重刑事责任,从而形成以刑罚威慑遏制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共识。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