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甘媒视角  >  其他媒评

【经济杂谈】拒绝在机遇面前“丢盹”“打哈欠”

 2019/11/28/ 07: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黄 绿

【经济杂谈】

拒绝在机遇面前“丢盹”“打哈欠”

黄 绿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甘肃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18.6%,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43.8%。今年前10个月,甘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164亿元,占全省外贸总值的54.3%;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4.7%,东盟已成为甘肃第二大贸易伙伴。全国前10个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4%,占比较2013年提升4.1个百分点至29.1%。相比而言,显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在甘肃外贸中所占比重要大得多,这再次印证了“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这一基本判断。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绝不只是一句口号。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这一系列掷地有声的举措与行动,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有力鞭策着各地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甘肃地处西北内陆腹地,在近40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最为明显的短板就是,对外开放程度低,外向型经济弱,进出口总值在全省GDP中占比小,出口拉动经济十分有限。在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下,甘肃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关键就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窗口期”,找准发力点,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和国家开展实质性、多领域合作,加快构建内外兼顾、陆海联动、向西为主、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真正把这一最大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果。

  古丝绸之路贯穿甘肃境内1600多公里,目前甘肃最大的机遇只能在“一带一路”。对此,甘肃省委省政府有着十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就此做了大量细致充分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案意见,并于今年8月通过了《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抢占“五个制高点”规划》,以牢牢抓住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规划出了抢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清晰路线图,列出了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了抢抓“一带一路”机遇的详尽方案以及实现方案的路线图、任务书,关键就在于担责任、抓落实、见实效,要拒绝在机遇面前“丢盹”“打哈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于不作为、乱作为。

  “土之美者善养禾。”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关键是要推动外商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公平待遇,要在全省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方面,要全面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领域限制,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扩大吸引外资,加强组织对外资企业在政府采购、资金补助、资质许可等方面是否享有公平待遇进行专项督查。另一方面要坚决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按时完成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相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废止和修订工作,并及时回应、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对“典型案例”真正做到“赏足荣而罚可畏”示范效应。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长期制约甘肃开放程度不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既有地缘、政策、营商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甘肃发展外向经济人才的匮乏和长期形成的人才“孔雀东南飞”,特别值得反思的是对人才的态度问题。如果不能从根子上全面解决亲才、爱才、敬才、用才、容才等一系列用人问题,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就是一句空话。

  “惟木从绳则正。”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就是要按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建立与国际贸易规则“无缝接轨”的法治市场环境。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正如罗马谚语所说“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坚决打破政府部门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特别要注意政府一些部门因“圈子利益”而“贪权”“恋权”及“变相放权”,让“看得见的手”任意作为、胡乱作为,从而让“看不见的手”真正消失,让市场失灵。

  机遇稍纵即逝,对于一个欠发达的省份,我们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必须牢牢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最大机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