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国博专列”是最生动的文创产品

 2019/11/20/ 17:17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毛建国

“国博专列”是最生动的文产品

  毛建国

  在北京地铁1号线亮相已有十天的“国博专列”受到乘客的追捧,成为了“网”号。据了解,“国博专列”全车共六节车厢,前五节车厢以颇具代表性的馆藏文物元素串联起中华5000多年的璀璨文明。四青铜方尊、彩绘陶兵马俑、三彩载乐骆驼、钧窑玫瑰紫花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等经典馆藏文物形象都在这里集中亮相。第六节为主题车厢,主要聚焦“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两大展览。(11月20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现代城市的主流交通方式,地铁有着巨大人流量,也因为人气太旺,让很多人的地铁之旅其实并不是那么美好。可现在不同了,坐一次“国博专列”,在来去匆匆中就能感受国家博物馆的馆藏经典。这样的“专列”受到欢迎,乃至成为新打卡地,自然不令人意外。

  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一件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虽然没有自然意义上的生命,但都有着自己的鲜活而生动的故事。只是,文物毕竟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对应的时代与今天有着巨大的距离,其当初的叙事方式也与当下迥异。仅仅靠着一种自发力量,尤其是隔着琉璃隔着院墙,很难实现与现代人的充分对话。这也是很多文物曲高和寡,没有充分发挥文物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经成了共识。很多博物馆打开了大门,不仅提升了硬件设施,还优化了服务软件,通过举办陈列展览等各种方式,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27919个,比上年增加1874个;接待观众1044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5%,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5.3%。来自国家博物馆的数据显示,2018年,观众总数8610092人次,平均每天接待观众3.086万人次,观众总量比2017年增加了54.8万人次,增长6.8%。

  虽然观众数量在逐年上升,但“让文物活起来”永无止境,是永远的进行时。除了请进来,还应该思考如何走出去,也就是让文物主动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这方面,包括国博在内,很多博物馆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2017年岁末,随着《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的播出,高冷的文物变成了可亲的“网”,“正经到骨子里”的博物馆也变成了“网”。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让文物活起来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让文物融入生活,让公众在生活中就能听到、看到、接触到文物。

  “国博专列”的最大意义就在这里。虽然进入地铁的“文物”,并非实物,只是形象,但在客观上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公众近距离地经受熏陶,感受文物之美。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国博在专列设计上有着很多创新之处,不仅以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为线索,让馆藏精品“活”起来,而且以物说史,每件藏品或展品配一句生动释文,让文物从历史中“醒来”;还精心设计了互动H5,乘客只要扫一扫车厢内的二维码,就可以“畅游”国博展览。听听,“放下烦恼,我来给你逗个乐。”“坐在这儿,你就是C位。”“在追梦路上的你,礼崇尚,万象呈祥”……一串串语连珠,这让原本冷冰冰的文物突然间有了温度,也让文物在悄然间走进了乘客内心。

  现在,整个文博行业兴起了一股文风。文不必讳言利,但也不能只言利,通过文文物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使其活起来,显然是一个重要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讲,“国博专列”是最生动的文产品,这也启示着文物活起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