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高考志愿屡被篡改,综合防范箭在弦上

 2019/08/16/ 11:03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周稀银

高考志愿屡被篡改,综合防范箭在弦上

  周稀银

  日前,为了上同一所大学,河北保定第七中学一男生更改同校女生高考志愿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警方协调后,男生的监护人已经登门道歉,并赔偿2.6万元。(8月15日澎湃新闻)

  男生如何篡改到女生的填报志愿的呢?原来,高考填报志愿的初始登录密码为考生的身份信息,小韩与小诚同为七中学生,又同在一个艺术学校补习,平日里关系比较亲密。小诚在帮着小韩复印资料时,记下了小韩的身份证号。尽管其家长对女生给予一定的赔偿,但也无法弥合给小韩及其家人带来的伤痛。结合以往发生的多起考生高考志愿被篡改事件,各方应当高度重视,联合加以防范。

  作为考生及其家长,应对高考志愿密码妥善保存。小韩高考填报志愿的初始登录密码为自己身份信息,之后肯定没有更改或加密,这才让小诚有机可乘。可见不再使用初始密码至关重要,而且在更改时千万注意保密,即使同学、老师和朋友都应被屏蔽,绝对保证自己的登录密码保密。假如不得已请人代为填报志愿的,事后要迅速更该密码,并注意检查是否被人篡改。须及早防范和发现,不要等到高考录取了才如梦初醒。

  而高考考试院呢,更要提升考生密码被冒用和破解的难度。不妨研发和更新相关网上填报志愿的方式,是否在加密上有所作为?比如,使用“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方式。2017年山东高考报名工作信息安全升级,考生使用“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的方式保障信息安全。预防高考志愿被篡改,可以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或技术防范,让那些有恶意动机的人难以得逞。

  还有,必须抬高高考志愿篡改行为的违法成本。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相关的法律规范还未明确,尤其对于篡改行为如何定性,亟需出台相关细则。同时,需要在考生及其家长、老师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抬高犯错成本,让那些所谓一念之差早点打住。另外,社会征信机构是否将此类篡改行为纳入个人征信范畴,期待能开展调研论证。

  接连发生高考志愿被篡改的事件,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加强制度性防范与严格执法,当是减少和杜绝类似事件频发的治本之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