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研究学问离不开献身精神

 2019/08/16/ 10:59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宋圭武

研究学问离不开献身精神

  本网特约评论员 宋圭武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当官,就不要发财,要发财,就不要当官。对研究学问的人也一样,要研究学问,就需要一种献身精神,就不能一天尽想着发财,要想发财,就最好不要研究学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研究学问需要一颗守宁静的心。王国维说研究学问有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界是孤独迷茫阶段;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界是无怨无悔不断追逐阶段;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界是豁然开朗阶段。要完成此三境界,若没有对真理的纯真执著之心,是不可能的。

  判断学问价值的真正标准是创新,不是其他。作为学者,要研究学问,应把创新价值放在第一位,关注的焦点问题应是思想有没有创新,或创新程度大不大,而不是有没有货币收入,或货币收入多不多的问题。虽然思想的创新价值也可以一定程度用货币价值来衡量,但用货币价值衡量的思想创新价值大都是不准确的。

  从社会经济实践来看,从学问,到货币,中间需要经过一个转换阶段,二者并不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中间阶段,属于实业家阶段,需要实业家来投资,来进行市场经营,方可将学问的创新价值变为货币价值。这在实践中,也就限制了要通过做学问来发大财的可能性。

  从历史上的具体实际情况看,通过研究学问发财的人也仅是极少数。在世界排名的富人榜上,真正的科学家没有几人。除个别的技术专家,如比尔·盖茨等人外,大多数的技术专家,或技术发明者,都不是太富有的人,这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时代也是这样。而在理论科学家中,更多人的收入属于一般中等或中上等水平,有的甚至在未成名前,生活还很窘迫。真正的富人,大都是实业家或金融家或是国王之类的人。

  所以,研究学问的本质性要求和实践特点需要研究学问的人更多有一种献身精神。马克思说,科学之门,是地狱之门。佛家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先贤们还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苟利国家生死以,以福祸趋避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研究学问的人应当具备这些大境界、大品格、大情怀。若学者时时刻刻把研究学问和发财在心理上链接起来,必然既坏了学问,也坏了学者。因为有此链接,必然大多是学问也搞不好,钱也赚不了,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名利双

  但问题的另一面是,虽然从个人角度看,我们提倡研究学问的个人不应有发财之心,应淡泊名利,多一些奉献精神,但从社会角度看,则需要国家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应当让真正搞科研的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利,实现名利双收。因为这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好处。从个人方面看,科研有充足激励,这对真正搞科研的人也是一种补偿,符合公平原则,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调动个人搞科研的积极性,符合效率原则。从社会方面看,科研有充足激励,会鼓励大量人去搞科研创新,国家发展创新动力必然就充足,这对国家实现持久健康发展大有好处。另外,让真正搞科研的人先富起来,也有助于实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之境界。因为科研有了充足激励,必然技术创新动力就足,必然产品竞争力也就强,最终不仅科研人员获利,而且大家都获利,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问题是如何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制度,有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从目前我国情况看,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应把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成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一般原则是,高质量的,给予高付费;低质量的,给予低付费;没有质量的,不给予付费。另外,对于弄虚作假、抄袭拼凑的科研成果,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应加大法律对科研不轨行为制裁的力度。(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