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别让谣言成为地震“次生灾害”

 2019/06/19/ 17:51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付 彪

别让谣言成为地震“次生灾害”

  付 彪

  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地震发生之后,很快就有大量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甚至还有关于“6月18日凌晨3时12分将会有更大地震发生”的信息。17日23时57分,四川手机报辟谣称,“四川手机报严正声明,微信流传的这个信息是谣言,我们没有预告接下来还有地震,请勿传谣!”同时,四川泸州市公安局也转发辟谣消息,并称,如果造谣传谣“地震预测”等信息,将严惩。(6月19日《北京青年报》)

  从时间上看,这条“还会有更大地震发生”的谣言在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就出现了,尽管其打着“善意提醒”的幌子,但掩盖不了无故添乱、增加恐慌的本质。幸好权威媒体和执法部门及时辟谣,否则就可能弄得人心惶惶,影响社会稳定。同时,网络大量传播的两份视频(裸体)也被证实非此次地震造成,当地警方正在调查该视频发布者,将会以恶意发布假视频、传播虚假信息、制造恐慌等进行起诉、逮捕,并提醒广大网友,切勿跟风随意转发虚假视频。

  与地震等自然灾害本身相比,谣言很容易成为“次生灾害”。比如上述“地震预测”谣言极有可能让公众信以为真,尤其在面临“更大地震发生”的威慑下,势必会让百姓在更大的恐慌中采取一些非必要措施来避险,从而造成生产生活秩序的混乱,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谣言往往与事实真相背道而驰,或道听途说,不经核实便肆意传播;或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有意夸大灾情、虚化灾情;或别有用心,故意制造混乱……比如网络大量传播的两份视频(裸体),或许仅仅为了好玩,或许为了吸引流量,但其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伤害了灾区人民的感情,其自身也触犯了法律,并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可喜的是此次“真相跑赢了谣言”,有关方面捕捉和破解谣言的敏锐性,值得点赞。地震等灾害发生后,最忌信息传播不畅、权威声音失声,这也是以往“当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跑遍半个世界”的根源。信息时代,自媒体无处不在,微博、微信转发速度十分惊人。遏制谣言首要的是权威信息的及时发布,用事实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焦虑,用科学击破谣言的无理和荒谬,挤压谣言传播的空间。

  同时,还须加大监管与打击力度,不仅要及时查处谣言,还要让那些恶意造谣、传谣者付出惨痛代价。要知道,在网络或其他媒体传播假消息,最高可获刑7年。对于每个公众来说,需提高甄别能力,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失去滋生和生存的土壤。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