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国内媒评

“网络狂欢”不是“灾难观”的正确姿势

 2019/06/18/ 17:25 来源:多彩贵州网 吴迪

“网络狂欢”不是“灾难观”的正确姿势

  吴迪

  6月17日晚,四川宜宾发生6级地震,重庆、贵州等地震感强烈。

  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地震很快成为刷屏的公共事件。大家在朋友圈分享着自己感受到的地震,文字、图片、视频……在实现了地震“全媒体传播”的同时,卖保险的、卖房子的也强势“蹭热点”,让地震演变成了一场网络狂欢。

  自5·12汶川地震以来,对于四川人,有感地震已是“稀松平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有感地震并不会造成什么破坏,感受到了地震,第一件事就是发个朋友圈。不过,这次地震震级不小,可以预料会产生一定破坏。

  地震无法精确预测,但可以预警。这次宜宾地震,成都实现提前61秒预警,发出警报。不过这短短一分钟,略一迟疑就过了,听到警报该躲还是该跑?逃生路线是什么?应急包有没有?从朋友圈来看,逃生还是乱作一团,一些市民甚至不清楚警报声意味着什么。这宝贵的一分钟来之不易,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形成一个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执行的预案,就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伤亡。在四川这样的破坏性强震相对多发的省区,听到警报就做最坏准备,非常重要。白跑几次也不要紧,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社交媒体天然有着消解权威、娱乐调侃的基因,这使得社交媒体总是更容易成为谣言和调侃的好朋友。正因为地震的不确定性、高威胁性、高话题性,有关地震的谣言才更容易传播。地震越是无法捉摸,人们就越容易相信“某时某刻会有7级地震”的谣言——人性就吃这一套,恐惧掺杂了兴奋,便是无脑转发。而“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的段子,实质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灾害观”:束手无策,听天由命。

  但是,绝非如此。如果汶川地震时能够实现一分钟的预警,地震带来的伤亡会减少多少?如果汶川地震时所有学校都能够像四川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那样多次严格演练应急预案、在地震时仅用1分36秒就安全有序疏散全部2200多名师生,地震带来的伤痛会减少多少?如果每个家庭都有灾难应急包、都熟知逃生路线、避难场所,地震带来的眼泪会减少多少?

  最可怕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人们对灾难不正确的认识。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已有11年,地震预警技术实现了新发展,我们对灾难的认识是否也有新的发展?就算破坏性地震非常罕见,但谁也说不清下一次意外什么时候到来。不要等到灾难实实在在地再次发生时,我们才痛悔本应该准备得更充分。

  祝震区安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