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飞机撒药治白蛾”?谣言止于智者

 2019/03/27/ 15:28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斯涵涵

“飞机撒药治白蛾”?谣言止于智者

  斯涵涵

  近日,网络上再次出现所谓“飞机撒药治白蛾的通知”,内容为:“市园林办通知:本月15号至25号室外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外面的食物(烧烤等露天食物)。尽量减少郊外,户外活动。飞机撒药治白蛾,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市园林绿化部门昨天回应称:此消息实属谣言。飞机撒药的目的是防治林业病虫害,这项工作将于4月初开始。使用的药剂对人畜无毒无害,同时撒药范围主要集中在五环以外非人口密集区的生态公益林、防护林等林地,远离居民生活区,因此不会对市民生活造成影响。(3月26日北京青年报)

  飞机要撒药了,不要晒被子,衣服,不要吃烧烤……一些人半信半疑,一些人心生恐慌。其实,稍稍求证或用脑子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个传言不靠谱:

  其一,有园林局、林业局等机构,没有“市园林办”这个部门。

  其二,“飞防”药剂对人畜无毒无害,且“飞防”区域远离居民生活区。试问居住在北京五环以内人口密集区的市民何时看见过“飞机撒药”?为什么官方媒体都没发布消息,却由一些人私下转发?

  其三,在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公众对环境污染高度敏感的情形下,在人流密集的中心城区大范围采用“飞机撒药治白蛾”,不仅经济成本高,社会代价更大,是一个愚蠢的想当然的办法,肯定不可能。

  不难发现,这是一条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谣言。事实上,不少人都对此消息似曾相识:在2016年、2017和2018年,微信就已经传过类似的流言,全国多地政府部门当时也辟谣了。该条假消息这几年每年春天就会“复发”,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年度谣”。

  以往,谣言采用“不转就……”等诅咒形式,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行不通了,现在的谣言披上了温柔面纱,以公众关心的健康、食品、环境等社会热点为切入口,通常使用关爱的口吻及似是而非的官方部门,更具迷惑性,也更容易“打动”人心。比如“飞机撒药治白蛾”就是“市园林办”让大家把爱心传递下去”,激发人们的爱心善心,致使一些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谣言一步步转发蔓延。

  实际上,这已是各地政府部门针对该谣言第四年连续辟谣了。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有不少微信群、qq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布者、参与者,网络信息呈现开放化碎片化海量化,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对政府部门及公民个体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政府部门要时刻关注舆情,及时发布权威消息澄清谣言。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教育,培养崇尚科学的社会空间,另一方面要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的恶意造谣分子,大力遏制年年辟谣年年“复发”的谣言途径。此次“飞机撒药治白蛾”各地反应迅速,较好地遏止了流言的传播速度,值得肯定。

  而身处信息海洋的每一个网民,在学会聊天、收发信息和视频、发表意见的时候,也要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辨别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例如知道许多食物本身是有机物可以燃烧,就不会被“烧着的食品”所吓倒;知道“假大米”“假鸡蛋”“塑料卷心菜”的制造成本高昂,“塑料大米”“假鸡蛋”“塑料紫菜”等谣言视频就不会不胫而走,在复制、转发之前,不妨先去有关官方网站、权威渠道查询、证实一下,不要有意无意地充当散布谣言的推手。

  谣言止于智者,用时下流行的网络语便是: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你能有。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