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错发万元红包 纠错不能只靠道德自觉

 2019/02/13/ 16:05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刘孙恒

错发万元红包 纠错不能只靠道德自觉

  刘孙恒

  河南新乡市金灯寺村的李跃贵在2月5日零时发了猪年的第一条朋友圈,朋友圈的内容是感谢群友的。李跃贵写道,“干的最大意最晕的一件事,给群里发错了一百个大红包共计一万元,感谢群友们支持和理解,基本都退回来。”(2月12日《北京青年报》)

  “群友及时退还错发红包”的故事一传出,有不少网友点赞群友,认为村民能够及时退还,品质可嘉。当事人李跃贵也说,这只是一件小事,“我们村是文明村,村民素质都很高,这个不算什么。”

  村民们的确值得点赞,不过,就错发万元红包这件事情来说,值得反思的是“纠错”不能只靠道德自觉。试想,如果错发的万元红包不是发在一个互相认识的熟人群里,而是发到一个陌生人或者说彼此不是那么熟识的群里,还会有如今的这般美谈吗?或许仍然会有人主动退还红包,但肯定不会如此圆满。

  在电子支付已经深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语境下,这样的反思并非多此一举。事实上此前媒体上已经有不少类似报道,比如用微信或支付宝给朋友转账,结果一不小心转给了他人,有人会积极主动退还,也有人干脆玩消失,若想把钱要回来,变得非常困难。

  诚然,每个人在电子支付的时候,发红包也好转账也罢,都需谨慎小心,千万不要手抖,让自己陷入尴尬境地。但凡事总有意外,尤其是对智能手机使用不怎么熟悉的中老年人来说,难免有操作不当之时,如此一来,就需要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主动设置纠错机制,比如应当在转账前设置强制认证环节、在转账页面设置延时到账选项等。

  此外,相应的法律制度设计也应跟上,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健全与完善认证与延时到账资金退回等功能设置,另一方面为发错红包、转错账的用户提供畅通的司法救济渠道,让公民在享受支付平台便利的同时,财产权亦能切实得以维护。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