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国内媒评

根治形式扶贫,还得找准病灶

 2019/01/31/ 14:44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评论员

根治形式扶贫,还得找准病灶

  光明网评论员

  正值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各地精准扶贫热情高涨。但一些基层干部向半月谈记者反映,不少地方在扶贫过程中过度留痕,信奉“搞工作不如搞材料,留足迹不如留痕迹”,材料痕迹历历在目,扶贫工作松松垮垮。他们呼吁,扶贫工作关键看实效,要向处处留虚痕病症开刀,坚决消除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以避免产生新的裂痕。

  西南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说,在2016年,扶贫表格一周换过9次……“我现在还在筹集资金用于打印”;西南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驻村第一书记告诉记者:“从2018年3月到12月,我们填的表格超过300种”;中部一名被安排了扶贫任务的教师告诉记者,因为专业不对口,下乡了解的情况又很表面,所以只能走过场敷衍了事,开车去村里填个表、拍个照就回家。“扶贫真不是教师的强项,下乡支教还比较靠谱”……

  扶贫领域中如上述“吐槽”的形式主义现象,这几年光公开报道的就有不少。事实上,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就发通知指出,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依然突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耗费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干扰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各地减少填表报数、检查考评、会议活动和发文数量,规范调查研究,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但现在看来,相关形式主义问题,依旧未得到根本改观。

  完成精准扶贫、脱贫任务,各级政府都是有明确的时间表的,目前可以说是头等大事之一。但现实中的情况是,一件事往往越被重视,形式主义之风也可能越严重。比如,像填表格、与贫困户合影、打卡签到种种考核要求,说到底都是为了追求把工作做实,是为了反对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只是到头来,却变成了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异化?根本上,还是考核的导向出了问题。一句话,扶贫工作到底做得怎样,上面当然应该有监督、考核,但在根本上说,还是得靠民众来评价。现在的问题,恰恰是对上面的考核负责彻底压倒了让民众说话。于是,一些地方的扶贫也就难免变成从考核到考核,从填表到填表。一个细节颇耐人寻味,有扶贫工作人员反映,贫困户的表格是不能涂改的,否则就要重新填写。从出发点看,这当然是为了防止数字造假,但是,一刀切要求涂改的表格就必须重填,造成浪费不说,实际上也是对村民和扶贫干部的不信任,更抑制了扶贫脱贫的主观能动性,而变成了一种机械的完成指标。

  从另一角度来说,追求定量考核的表格、打卡,也是为了减少层层的考核成本,规避责任。因为数字、打卡签到可能是最一目了然的。但是,扶贫毕竟不等于做算术题,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实际情况千差万别,这要求考核也必须多元化,并且有适度的弹性空间。多一点事后的走访询问,对村民日常的反馈乃至投诉多一点积极回应,而不是只盯着表格上的数字,可能考核的程序和成本多了,但却是最接近实事求是的考核。都说扶贫要接地气,但其实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扶贫考核首先得接地气。

  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现象,并非特例。很大程度上,扶贫只是把时下依然残存的形式主义之风给进一步暴露和放大了。自2013年6月,“反四风”被正式提出,至今已快6年,而透过扶贫这个窗口,形式主义之风到底改善了多少,是该有一个更理性和全面的评估了。不妨以扶贫领域为突破口,对形式主义之风的病灶予以更精准更大力度的清除。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