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国内媒评

循着大众对个税app 的意见,细致化专项扣除工作

 2019/01/17/ 15:13 来源:光明网 任然

循着大众对个税app 的意见,细致化专项扣除工作

  任然

  国家税务总局开发的个人所得税手机App上线已有两周,网友们围绕这款App的讨论不乏“‘被入职’从未见过的陌生企业”。一名网友向媒体反映,他使用个人所得税App时发现,信息显示自己曾受雇于安徽师范大学。1月1日,在App上提出申诉,1月16日,上述网友收到信息提醒,根据个税App上的反馈信息,受理此事的税务机关为国家税务总局芜湖市镜湖区税务局纳税服务段,而官方判定这名网友不是安徽师范大学的雇员。

  这名网友的经历不是孤例。前几天就有媒体报道,在个税APP上天半专项扣除信息时,纳税人发现自己“被就业”“被法人”“被高管”的现象不在少数。但这名网友在申诉后的半个月获得了信息更正,可能已经算比较幸运了。

  循着大众对个税app 的意见,细致化专项扣除工作

  据媒体报道,一些被注册公司的纳税人,想找回自己的“清白”,远没那么简单。譬如,需要前往公司注册地的工商部门查询当时办理人的资料;如果身份证丢失过,需要去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开出身份证挂失证明;如果“被注册公司”此前开具过发票,还需要去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这不仅带来现实的经济成本问题,还面临着如何证明“我是我”和“我不是我”等难题。

  按理说,个人“被就业”“被法人”,无论是何种情况导致的,都属于“受害者”,这里面的“纠错”成本不该只由个体来承担。且相较于相关部门掌握的信息,个人面临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全靠个人在不同部门之间“跑腿”,难度可想而知。考虑到目前此类现象比较具有代表性,相关部门就应该拿出有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这其实是保障个税信息采集准确性的内在要求,个税APP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到。

  更进一步说,对于“被就业”现象,相关部门也该顺势追根溯源,存在违规操作的就应追究责任。像此次案例中,这名网友在安师大“被就业”,到底是何原因,当给予当事人一个明确说法,不能只是不明不白更正纳税信息这么简单。

  当然,从几天的网友吐槽看,填报个税信息时所出现的信息紊乱现象,还只是问题之一。另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是专项扣除细节的粗糙。比如,根据细则,纳税人赡养年满60岁父母的支出,如果是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如果是非独生子女,可以自行约定扣除方式,但每个人的扣除额度最高不得超过12000元每年。这里面存在一个突出的公平漏洞是,赡养一个老人和两个老人的扣除标准是一样的,且并未区分农村老人和城市老人。

  另外,子女教育扣除,未将3岁以下的婴幼儿抚养成本计入,而是设计了一个3岁以上的门槛,这在之前就曾存在争议。而媒体报道,目前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当前年轻人生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且二孩政策放开后出生的二孩,多数都还未满3岁,也意味着被排除在专项扣除之外。

  个税专项扣除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税制公平,但得避免执行上产生新的不公和利益分化,如城乡的发展差别,在税制设计上应有所体现;同时,也应该把眼光放长远,更好地与大的社会政策预期相协调,像二孩政策以及未来的全面放开甚至是鼓励生育,也应在税收政策上有提前的筹谋。归根结底,减税政策设计应该着眼于体现更多的普惠性,而不是想方设法缩小免税范围。

  总的来看,个税专项扣除涉及了子女教育、大病医疗、赡养老人等六个方面,从大的角度看,似乎比较健全。但落实到细节上,包括前段时间最受关注的房租抵扣争议,还是有不少不够细致、细化的地方,可能让减税减负效果在落地过程中打折扣。这种现实反馈,值得此轮个税新政在执行当中予以重视。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