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零门槛”转专业还须监管到位

 2019/01/09/ 14:42 来源: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姚村社

“零门槛”转专业还须监管到位

  姚村社

  据了解,山东大学于近日组织开展2018年秋季学期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尝试进行“零门槛”转专业改革。经学院报送计划、学生报名、学院考核录取、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53名2017级本科生成为该校“零门槛”转专业改革的受益者。(1月8日 新华网)

  进入大学后要想改专业并非易事。尽管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大学生进校后,符合条件的可转专业(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也准许学生转专业,但都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具体到各个院校,规定都不太一样,但一般来讲起码有三个关口:一是要得到两个院系的同意,特别是院系和专业之间差异大,转起来难度大;二是对转专业名额有规定,一般控制在全年级总人数的10%—20%;三是限制学习成绩,如需在本专业学习成绩名列前10%等等。

  这些规则不能说全都不合理,但至少与成绩挂钩就有问题。人家本来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怎么让他的成绩靠前呢?在此意义上讲,山东大学尝试的“零门槛”转专业改革,具有探索性意义,值得肯定。

  不过,虽说是“零门槛”,但也有“经学院报送计划、学生报名、学院考核录取、网上公示等环节”。人们当然会想,如果这些环节组织得不好,监管乏力或不到位,没有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仍会引起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不满。比如,学院考核录取,考核什么,怎么考核,录取的标准是什么,谁来主导,如何操作,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监督程序和措施。这些程序和措施到位了,“三公”原则充分体现出来了,“零门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零门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转专业不放开,高等教育质量就难以提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的方面。

  高校和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管,使“零门槛”改专业不走样,不变形,真正成为迫切想改专业学生的“绝色通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