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盛克选:小学生写“婚外恋”,地板发出呻吟又何妨?

 2010/04/30/ 03:27 来源:每日甘肃网

  小学生写“婚外恋”,地板发出呻吟又何妨?

  作者:盛克选

  “她低头走进车厢,木质的地板发出呻吟……”“只有这时候她才能贪婪地看他。”“男孩给心仪的女孩写情书。然后一起在挣扎中甜蜜。”“她忘记了自己美不美,忘记了自己可不可爱,忘记了一切,却忘不了他。他已经成为她心中的一切。”“第一次对白,他们之间没有过交谈,因为第一句对白是句号,第零句对白是省略号。欲言又止,相见情动……”。

  这段文字出自于一群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之手。在一次作文竞赛中,面对命题作文《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这群孩子竞相展示自己的“早熟”,有的大写婚恋,有的自曝丑史,有的玩起穿越……,让身为考官的成年人大跌眼镜。为此,作家协会谢学军表示,在他评阅的近400份作文中,绝大多数写的都是与小学生无关的内容,他认为这是学校作文灌输式教学产生的流毒,“现在的作文崇尚创新、标新立异,小学生们一拿到作文题,就开始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我们呼吁小学生作文返璞归真。”

  尽管木质的地板发出呻吟,尽管一起在挣扎中甜蜜。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这群孩子思维大胆,敢于想啥写啥。作文忌讳的是,不知道写啥。或许,在某些六七十年代的人看来,这样的文字可能立马封杀,或者说,此文以低分论处。不可忽略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开放,网络信息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面对命题作文《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无论是大写婚恋,还是自曝丑史,或者玩起穿越。充分说明了,当前信息传播的特征,即使某些传播的信息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正是信息开放的时代,追求个性、追亲新颖。那么,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也理应适应不同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

  当然,小学生能接受如此成熟的知识,并运用于文章中。在追求创新教育的今天,离不开知识的灌输。可事实上,在我们的教育课本里,大部分文章追求思想和深度,这也是必须的。但问题是,这些富有启发性,并充满说服力的文字,在这个多面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孩子们或多或少已经对课本很乏味,理所当然崇拜那些超脱世俗的渴望和追求。所以,我认为,小学生作文里,不管是“地板发出呻吟”,还是“穿越时空”,……,究竟是需要“大展宏图”还是“固步自封”,正是当前教育迫于现状的真实写照。

  或许,有读者会有疑问。前几日,某媒体曝光了小学生写“撒慌作文”的新闻,我们应该呼吁学生作文写出真实。多写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多写亲情、友情。记得我博客里有一位网友的留言:我们鼓励学生发挥潜在的思维和个性张扬,但如果丢了正确的思想引导,不给学生一个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不给学生最基本的大纲,学生会长歪。孩子是一张白纸,不给他大纲,他会迷失方向,我们鼓励学生在大纲上勇敢往上长,勇敢蔓延枝蔓,开花结果,鼓励学生在大纲上发挥潜在的思维和张扬个性,但是我们不能丢大纲,不能丢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最基本的教学知识,试想一颗树迷失方向,往歪着长,又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

  是的,我们应该从小给孩子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除了家庭和学校能引导孩子的价值取向外,还有诸多社会因素制约着。在所谓的思想价值大纲面前,我们又如何把握呢?这是个不太可能的现实问题。

  吊诡的是,很多人把孩子的真实和作文联系到一起。可是,在当前的教育机制下,还无法达到如此境界。所谓“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思考,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可是,并没有明确规定,“作文”一定要写真实,写生活。也没有人说,“作文”不能写情史,写婚恋。如是说,给“作文”这个词,限定在某一个特定的语境里。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外向思维的禁锢,同时,孩子们也无法施展新颖的个性。

  那么,在孩子的作文里,我们应该区别文字与现实。在一篇文章里,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需要或为了突出某个特定的主题虚构一些情节。况且即使是虚构,也不会有人能看得出来。所谓作文的真实贴切,主要的是指,文章的情感真实,贴切生活。而不是事实一定要亲身经历过才能成文。只要情节构造合乎情理,文章要素具备,情感贴切真实,就可以算是一篇好文章。面对命题作文《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既然命题是故事,我认为,应该发挥写作者超强的想象力,即使大写婚恋,自曝丑史,或者玩起穿越,但完全突出了个性,激发丰富的想象力,达到了作文本身所应有的效果。但作为围观者,有必要避开思维障碍看待“地板发出呻吟,……,一起在挣扎中甜蜜”。即便是“情戏”,我们也无需过度解读,因为那始终只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