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时评  >  每日论谈

兰州强征路桥费 一个“等”字有多少种写法

 2009/12/16/ 16:54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兰州市区内没有一座长度超过1公里的桥梁,也没有隧道,却要征收20年的路桥费,被车主们以“自驾游”的方式抵制。遭到舆论质疑时,兰州政府辩解称,文件规定可以收取通行费的“大型桥梁和隧道”后面还有个“等”字,这个“等”就包括了城市道路(12月15日《楚天都市报》)。“等”字有多少种写法?经过兰州市政府的超强解读,那就是想怎样写,就怎样写。我说这个“等”是道路,它就是道路;我说这个“等”是天桥,它就是天桥;在必要的情况下,它还可以是楼梯电梯地下通道人行横道等等等等,只要想收费了,它就是合法合理,依据充分。

  曾有一组数据显示,全世界的收费公路有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我国。城市道路不同于高速公路,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共设施,由全体纳税人共同出资修建,“收费还贷”的理由显然是说不通的。让市民再度为公共资源买单,已是政府的失职;用文件上的“等”字来作为收费依据,则是政府的失策。

  兰州市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说,市民表达的情绪是期望从自己的腰包里少掏点钱。其实兰州市民的情绪是很稳定的,并且稳定地通过这个“等”字,发现了政府是期望从市民的腰包里多掏点钱。

  近年来,路桥费风波在各地均有不同版本的演绎。在燃油税征收之前,就有法律界人士担忧开征之后税要收,费不减。目前看来,养路费虽然已经废止,但在一些地区,这项费用却以其他名目或捆绑方式继续摊派到公众头上。最让市民深恶痛绝的,不仅是名目繁多的“买路钱”,更是想怎么收就怎么收,想收到啥时候就收到啥时候的政府部门。

  民意的缺位与监督的缺失,是民怨爆发的导火索,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强词夺理,无疑又火上浇油。

  真正负责任的政府,应当致力于让市民从腰包里少掏钱,而不是千方百计把老百姓的荷包掏空。

  (本文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